《返璞归真》连载中
出处:福音FM“有声书苑”作者:路易斯
转载请注明出处!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
进入福音FM网站收听完整专辑
计算代价
我发现,很多人对主耶稣基督的“你们要完全”这句话感到不安。有些人似乎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若不完全,我就不帮助你。”
因为我们不可能完全,所以,倘若主的意思真如我们所理解的,我们将处于非常绝望的境地。
但是我认为主指的不是那个意思,我想他的意思是:“我给予的唯一帮助是帮助你成为完全的人,你的要求可能会低些,但我给你的不会少于此。”
我来解释一下。我小时候经常牙痛,我知道如果去找妈妈,她会给我点什么,止住当晚的牙痛,让我入睡。
但是,我不去找妈妈,至少不到痛得无法忍受时不去找她。原因在于:她会给我吃阿司匹林,这点我不怀疑,但是,我知道她还会采取其他措施,第二天早晨她要带我去看牙医。我若想从她那里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就不能不接受另外一些我不想要的东西。
我希望牙痛立即得到缓解,可是,不让人彻底矫正我的牙齿,我就别想牙痛立即得到缓解。我知道那些牙医,他们会不停地捣鼓其他还没有疼痛的牙齿,睡着的狗他们也不肯让它安宁,得寸进尺。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说:主就像牙医,他会得寸进尺。许多人来到主面前,希望主能根治他某个特定的罪,他们为这个罪感到耻辱(如,手淫,怯懦),或是这个罪明显破坏了他的日常生活(如,脾气暴躁,酗酒)。
当然,主会根治这个罪,但是主不会停留于此。你要求的或许只是这些,但是你一旦把主请入,他就会对你作全面的治疗。
所以,主告诫人们,在做基督徒之前要“算计花费”。“别弄错了,”他说,“你如果把自己交托给我,我就要成全你。从你把自己交到我手中的那一刻起,你就注定这样了,你不会达不到完全,也不会成为别的样子。你有自由意志,你若愿意,可以把我推开。
但是,若不把我推开,你就要明白,我会把这项工作进行到底。这样做无论让我付出怎样的代价,我都不会停息,也不会让你停息,直到你确实成为一个完全的人,直到我父能够毫无保留地说,你是他所喜悦的,正如他说我是他所喜悦的一样。我能做到这点,也会做到这点,但不会少于这点。”
可是,这位最终只对绝对的完全感到满意的帮助者,也会对你明天为了尽最简单的一项义务,挣扎着作出的一点微薄的努力感到高兴。这是他成全你的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方面。
正如一位伟大的基督教作家(乔治·麦克唐纳)指出的,每一位父亲都为孩子第一次学习迈步感到高兴;但是,没有哪一位父亲会对成年儿子没有迈出从容坚定的男子汉的步伐感到满意。他同样也说:“让上帝高兴容易,令他满意很难。”
这一点具有实际的意义。一方面,在你努力学好,甚至遭遇挫折时,你丝毫不必因上帝对完全的要求而感到气馁。
每次你跌倒,上帝都会把你扶起来,他很清楚,你凭自己的努力永远不可能接近完全。另一方面,你从一开始就应该认识到,上帝即将引你奔向的终点是绝对的完全,在整个宇宙中,除你之外,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他带你到达那个终点,那是你注定要去的地方。
意识到这点很重要,倘若意识不到这点,我们就很可能在到达某一点后开始后撤,拒绝上帝。
我想我们当中有很多人,当基督赐予我们能力,克服了一两种以前显然令人厌恶的罪时,往往就认为(虽然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自己现在已经相当不错,我们想要基督为我们做的一切他都做了,如果他现在就不再干涉我们,我们将非常感激。
正如我们所说的,“我从来没有希望自己成为圣人,我只想做一个体体面面的普通人。”说这话时,我们以为自己很谦卑。
但是,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当然,我们从来没有希望,也从来没有要求,变成上帝理想中的造物。
可是,问题不是我们希望自己变成什么,而是上帝造我们时,他希望我们变成什么。他是发明者,我们只是机器,他是画家,我们只是图画,我们如何知道他对我们的计划?要知道,他已经使我们与以前大不相同了。
很久以前,在我们出生以前,当我们还在母腹中时,我们就经历了各种不同的阶段,我们曾经一度颇像蔬菜,还颇像鱼,只是在后期才变得像婴儿。
倘若我们在早期就有意识,我敢说,我们会对永远做蔬菜、做鱼感到很满足,不想变成婴儿。但是,上帝自始至终都很清楚他对我们的计划,并且决心要实施这一计划。同样的情况现在发生在更高一级的层次上。
我们可能满足于永远做所谓的“普通人”,但是上帝决定要实施一个截然不同的计划。从这个计划前退缩不是谦卑,而是懒惰和怯懦,服从这个计划不是自负、妄自尊大,而是顺服。
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述这一真理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无需帮助,依靠自己的努力,我们就可以做一个“体面的”人。
我们自己的努力甚至无法保证我们在后二十四个小时内做一个“体面的”人,假如没有上帝的帮助,没有人能够避免犯这样那样的重罪。
另一方面,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圣人,他们的圣洁、英雄品质无论达到怎样的程度,都没有超出上帝决心要在每个人身上最终成就的事业范围。这项事业此生不会完成,但是,上帝希望在我们去世之前尽可能取得更多的进展。
所以,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千万不要惊讶。当一个人归向基督,似乎进展顺利时(在坏习惯现在得到改正这个意义上),他往往觉得一帆风顺是很自然的事。
疾病、经济困难、新的诱惑等烦恼来了,他就感到失望。
他认为,这些东西在他过去堕落时也许必要,可以唤醒他,促使他悔改,可是,为什么现在还会出现?这是因为上帝在驱使他向前,或者向上,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帝将他置于这样的情境之中,要求他比梦中想象的还要勇敢、有耐心、有爱心。
这一切在我们看来似乎没有必要,那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上帝想要在我们身上成就怎样惊人的事业。
我发现自己还得借用乔治·麦克唐纳的一个比喻。
请你把自己想象成一座住宅,上帝进来重修这座住宅。一开始你可能明白他在做什么,他疏通下水道,修补屋顶的漏洞等等,你知道这些工作需要做,所以并不感到惊讶。
可是不久,他就开始在房子四处敲击,让房子疼得厉害,而且好像也没有任何意义。
他到底要干什么?回答是:他在建一栋与你原先想象的截然不同的房屋,在这里新建一幢副楼,在那里添加一层,再搭起几座塔楼,开辟几片院落。
你原以为他要把你盖成一座漂亮的小屋,可是他在建造一座宫殿,他打算自己来住在里面。
“你们要完全”,这一命令不是空想家的虚谈,也不是命令你去做一件不可能的事,上帝要让我们成为能够遵守这一命令的造物。
他(在圣经中)曾说我们是“神”,现在他要让自己的话成为现实。
如果我们允许(因为我们若愿意,也可以阻止他),他会让我们中间最软弱、最卑鄙的人变成男神或女神,变成一个光彩夺目的不朽的造物,浑身上下充满着现在无法想象的活力、快乐、智慧和爱,他会让我们变成一面明镜,毫无暇疵,圆满地(当然,在较小的程度上)反映出他自己无穷的力量、喜乐和善。
这个过程会很漫长,有些部分还很痛苦,但是不可避免。上帝说到做到。
小伙伴们动起来吧 本章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无论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动,或是思考,请写下来,我们一同分享,一同成长。
下期预告
第四章 超越人格——三位一体教义初阶-好人或新人
上帝说到做到。那些将自己交在他手中的人会变得完全,因为他是完全的,具有完全的爱、智慧、喜乐、美与不朽。人的这种改变在此生不会结束,因为死亡也是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每个具体的基督徒在离世之前的变化程度因人而异,是不确定的...
书籍简介
《返璞归真》
作 者:CS·路易斯
翻 译:汪咏梅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 次:2017年1月第五次
这本书的内容不是学术性的哲学沉思,而是战时对普通大众的讲话。当时人们每天打开收音机,听到的都是死亡和战争造成的难以形容的破坏,突然间他们听到一个充满智慧、幽默、探究的声音谈论公道、正当人道的行为、明辨是非的重要性,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地奇怪。应英国广播公司邀请,路易斯承担起向自己的同胞解释基督教信仰的任务,仿佛这是世界上最简单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作者简介
路易斯先生
C.S.路易斯(1898-1963),是20世纪英国的天才作家。他26岁即登牛津大学教席,被当代人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1954年,他被剑桥大学聘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英语文学教授,这个头衔保持到他退休。他的一生完成了三类很不相同的事业,被称为“三个C.S.路易斯”:一是杰出的牛津剑桥大学文学史家和批评家,代表作包括《牛津英国文学史•16世纪卷》。二是深受欢迎的科幻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包括“《太空》三部曲”和“《纳尼亚传奇》七部曲”。三是通俗的基督教神学家和演说家,代表作包括《返璞归真》、《四种爱》、《天路回归》、《魔鬼家书》(亦作《地狱来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