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连载中
出处:福音FM“有声书苑”作者:路易斯
转载请注明出处!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
进入福音FM网站收听完整专辑
我们来假装
在本节的开始,我可否再次向你描绘两幅画面,更确切地说,告诉你两个故事?一个故事大家都读过,叫做《美女与野兽》。
大家记得,那个女孩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与一个怪兽结婚,结婚之后,她吻这个怪兽,把它当作人,令她十分欣慰的是,这个怪兽真的变成了人,一切皆大欢喜。
另一个故事讲到一个人不得不戴一副面具,这个面具使他比本人好看得多,他不得不戴很多年。等他摘下面具后,他发现自己的脸已经长成了和面具一样,他真的变得俊美了,起初的伪装成为了现实。我认为,这两个故事都有助于(当然,以想象的方式)说明本节要讨论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一直在极力地描述事实—— 上帝是什么,上帝做了些什么。
现在,我想谈谈实践——我们下一步该做什么?所有这些神学会产生什么影响?它今晚就可以开始产生影响。如果你对本书感兴趣,一直读到此节,你也许有兴趣试着去祷告一下。不管你祷告些什么,主祷文可能必不可少。
主祷文一开始就说我们在天上的父。你现在明白这几个字的意思了吗?它们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你把自己放在上帝的儿子的位置上,坦率地说,你把自己装扮成基督,(你若愿意,我要说)你是在伪装。
因为你一旦明白了这几个字的意思,你就意识到自己不是上帝的儿子,你和圣子不一样。圣子的意志、所关注之事与圣父同一,而你心中则充满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恐惧、希冀、贪婪、嫉妒和自负,这一切都注定让你死亡。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装扮成基督简直是厚颜无耻。
可是奇怪的是,基督命令我们这样做。
为什么?伪装成自己其实不是的那种人有什么好处?
大家知道,即使在人的层面上也有两种伪装。一种是坏的,企图以伪装之物代替真实之物,如一个人假装自己会帮助你,实际上并不帮助你。
但也有一种好的伪装,这种伪装最终导致真实之事发生。当你对人并不感到特别友好,可是又知道自己应当表现出友好时,最好的办法往往是装出一副友好的样子,在行动上表现出比你实际的要好。
大家都曾注意到,几分钟之后,你感到自己确实比先前友好了。若想真正拥有一种品质,唯一的途径通常是,在行动上开始表现出仿佛已经拥有了这种品质。儿童的游戏之所以重要,原因亦在此。
他们总是装扮成大人,玩打仗、做买卖的游戏,但是,白始至终他们都在锻炼自己的肌肉、增强自己的智慧,结果,装扮成大人真的帮助了他们长大。
一旦意识到“我现在装扮成基督”,你很可能立刻就会发现通过某种方式,伪装当即就变得不那么虚假,更接近真实。你会发现自己心里在想一些事情,你知道,自己若是上帝的儿子,就不会想这些事情。那就别想了。或者,你可能意识到现在不应该祷告,而应该下楼去写信,或帮助妻子洗衣服。那就去吧。
你现在明白了,这位既是人(和你一样)又是上帝(和圣父一样)的圣子——基督自己就在你的身边,在那一刻就开始将伪装变成现实。这并不是变着花样说,良心在指示你做什么,诉诸良心,你会得到一个结果,记起自己装扮成基督,你会得到另外一个结果。
有很多事(尤其是心里所想),良心也许并不认为是绝对地错,但是你若真心想和基督一样,你立刻就知道自己不能再做下去,因为此刻你考虑的不只是对与错,你是在努力从一个“人”那里得到好的感染。
这不太像遵守一套规则,倒更像画一幅肖像,奇怪地是,这比遵守规则一方面要难得多,另一方面又容易得多。
上帝真正的儿子就在你身边,开始将你变成和他一样,可以说,开始向你“注射”他那种生命和思想,即他的Zoe,开始将锡兵变成活人。
你身上不喜欢这种改变的部分就是锡制的。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与你个人的体验不同,你可能说:“我从未感觉自己得到过无形的基督的帮助,反倒常常得到他人的帮助。
”这样说就好似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那位妇女,她说即使面包匮乏,也不会影响到她的家庭,因为他们一向吃吐司。没有面包就没有吐司,没有基督的帮助就没有他人的帮助。
基督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在我们身上做工,不仅通过我们所谓的“宗教生活”,还通过自然、我们自己的身体、书籍,有时候还通过一些(在当时看来)似乎是反基督教的经验。
例如,一个年轻人把去教堂视为例行公事,当他真心意识到自己不相信基督教、不再去教堂时(前提条件是,他这样做是为了诚实,而不只是为了惹父母生气),基督的灵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离他更近。但最重要的是,基督通过别人在我们身上做工。
对他人而言,人是基督的镜子或者“载体”,有时候是不知不觉的载体。这种“好的感染”可能是由那些自己尚未得到“感染”的人传播的,那些自身不是基督徒的人就曾帮助我接受了基督教。但是,将上帝带人人心中的,通常都是认识上帝的人,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教会——向彼此彰显上帝的整个基督徒群体是如此重要。当两个基督徒一起跟随基督时,可以说,基督教产生的影响不是他们各自独立时的两倍,而是十六倍。
但是不要忘记,婴儿起初吮吸母乳而不认识母亲是自然的,我们看见帮助我们的人,而没有看见他背后的基督,同样也是自然的。
但是我们不能永远做婴儿,必须进一步认识那位真正的赐予者,否则便不合常理。因为我们若不认识他,便会去依赖人。而这终有一天会让我们失望,因为最好的人也会犯错误,所有的人终有一死。
我们应该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应该尊重他们,爱他们,但是永远不要将你全部的信心倾注在任何人身上,即使他是全世界最好、最智慧的人。你可以用沙子做很多很好的事情,但是不要试图在沙子上建盖房屋。
现在,我们开始明白新约反复论及的内容。新约谈到基督徒的“重生”、“披戴基督”,谈到基督“成形在你们心里”、我们逐渐地“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千万不要认为,这些只是变着花样说基督徒应该阅读基督的教导,并努力付诸实践,就像一个人阅读柏拉图或马克思的教导,并努力付诸实践一样。新约中这些话的含义远远不止于此,它们指的是,一个真正的“人”——基督此时此刻就在你祷告的房间里为你做工。
新约讲的不是一个两千年前去世的好人,它讲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和你一样是人,又和上帝在创世之时一样是神的人。
他确确实实来到世间,介入你的自我,去除你里面那个自然的老我,代之以他拥有的自我。起初他只是短暂地介入,后来介入的时间渐长,最后,若一切顺利,他会将你永远变成一个不同往昔的存在,一个全新的小基督,一个在自身小范围内拥有和上帝同样的生命、分享他的力量、喜乐、知识和永恒的存在。
不久我们就会有两点发现:
我们不但开始注意到自己具体的罪的行为,还注意到自己的罪性,不但开始意识到自己做什么,还意识到自己是什么。
这听起来可能比较难懂,所以,我以自己为例,尽量把它解释清楚。
我晚上祷告时极力回想白天所犯的一切罪,最明显的罪十有八九与缺乏爱心有关:紧绷着脸、粗声暴气、讥讽嘲笑、冷落怠慢或大发雷霆。
这时我的脑海里便立即蹦出一个借口:导致我这样做的事由是如此地突如其来、出乎意料,我毫无防备,一时无法镇静。
这些具体的行为也许情有可原,倘若早有预谋,纯属故意,这些行为显然更坏。另一方面,一个人在毫无防备之时所做的事岂不最能证明他是怎样的一种人吗?一个人在未来得及伪装之时暴露的岂不是他的真实面目?地窖里若有老鼠,你突然闯入时最有可能撞见它们,但是,地窖里有老鼠不是由突袭造成,突袭只是让老鼠无法躲藏而已。
同样,我的坏脾气也不是由事件的突发造成,突发事件只是让我看到自己的脾气如何坏而已。老鼠一直就在地窖里,如果你大声叫嚷着走进去,它们会在你开灯之前藏起来。
怨恨报复的“老鼠”显然一直就藏在我灵魂的地窖里,那个地窖我有意识的意志无法触及,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控制自己的行为,但不能直接控制自己的性情。
倘若(如前所说)我们是什么比我们做什么更重要,倘若我们做什么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证明了我们是什么。
那么,我最需要经历的那种改变,我凭自己主动直接的努力无法实现。这一结论同样可以用于我的好行为。我的好行为有多少出于良好的动机?有多少出于对舆论的畏惧或想要炫耀的欲望?有多少出于固执或优越感?这种固执或优越感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可能同样会产生一个极坏的行为。
但是,我不能通过直接的道德努力赋予自己新的动机。在基督徒的生活道路上迈出最初几步之后,我们意识到,我们灵魂中真正需要做的事唯有上帝才能做到。这就将我们引至我到目前为止一直让人非常误解的一点上来。
我前面所讲的话给人一种感觉,仿佛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在做。实际上,当然一切都是上帝在做,我们最多允许他在我们身上做工。
在某种意义上你甚至可以说,是上帝在假装。三位一体的上帝在他面前看到的,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贪婪、喋喋不休地抱怨、叛逆的人这种动物。
但是,他说:“让我们假装这不只是一个造物,而是我们的儿子。就他是人而言,他像基督,因为基督曾降世为人。让我们假装他在灵性方面也像基督,权且把他当作儿子来看待。让我们这样来假装,以便假装之事真的能变为现实。”
上帝把你当作小基督来看待,基督站在你身边将你变成小基督。
我敢说,上帝的这种假装初听起来很奇怪,可是,它真的很奇怪吗?高级的生命提携低级的生命不是总以这种方式吗?婴儿不懂语言时,母亲通过对它说话教它语言,仿佛它真能听懂似的;我们对待狗时也把它们看作“差不多像人”,结果它们真的变得“差不多像人”。
小伙伴们动起来吧
本章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无论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动,或是思考,请写下来,我们一同分享,一同成长。
下期预告
第四章 超越人格——三位一体教义初阶-
做基督徒困难还是容易?
我们以普通的自我为出发点(这个白我有着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利益),然后承认某个别的东西(你可以称之为“道德”、“正当的行为”、“社会的善”)对这个自我有所要求,这些要求妨碍了这个自我自身的欲望...
书籍简介
《返璞归真》
作 者:CS·路易斯
翻 译:汪咏梅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 次:2017年1月第五次
这本书的内容不是学术性的哲学沉思,而是战时对普通大众的讲话。当时人们每天打开收音机,听到的都是死亡和战争造成的难以形容的破坏,突然间他们听到一个充满智慧、幽默、探究的声音谈论公道、正当人道的行为、明辨是非的重要性,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地奇怪。应英国广播公司邀请,路易斯承担起向自己的同胞解释基督教信仰的任务,仿佛这是世界上最简单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作者简介
路易斯先生
C.S.路易斯(1898-1963),是20世纪英国的天才作家。他26岁即登牛津大学教席,被当代人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1954年,他被剑桥大学聘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英语文学教授,这个头衔保持到他退休。他的一生完成了三类很不相同的事业,被称为“三个C.S.路易斯”:一是杰出的牛津剑桥大学文学史家和批评家,代表作包括《牛津英国文学史•16世纪卷》。二是深受欢迎的科幻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包括“《太空》三部曲”和“《纳尼亚传奇》七部曲”。三是通俗的基督教神学家和演说家,代表作包括《返璞归真》、《四种爱》、《天路回归》、《魔鬼家书》(亦作《地狱来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