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提姆·凯乐~
爱的追寻
人类渴望真爱,这一直是许多歌曲和故事所歌颂的,但是在我们当代的文化中,爱情却被放大到令人震惊的地步。音乐剧中充满了许多阳光明媚的情歌,但也有一些歌曲显示出现代人所追求的爱情的阴暗面。
在音乐剧《伴侣》(Company)的结尾曲“活着”(Being Alive)中,那位陷人热恋的男子说他所爱的女子会“太需要我……太了解我……把我缺点拉出来,把我拉进地狱里”。虽然如此,他仍坚持说,只有爱情能“支撑我活着,让我活着”,因此他不得不辗转于一段段耗竭心力的感情关系中,接着跳入下一段感情,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感觉自己还活着。
在“心醉神迷”(Bewitched)这首歌的歌词里,那位女子承认她爱上的是一个笨蛋,会让她失望,但她还是说:“我又再次狂野,再度被骗,再度成为又哭又笑的小孩。”她唱出了过度依赖爱情的实况——若没有任何的爱情,他们就会感到生命失去意义;即使是错爱也没关系。
在我开始牧会事奉时,认识了一位名叫莎莉的女士,她的不幸是长得太漂亮。她从童年起就知道如何利用美貌:起初她用美貌来操纵别人,后来别人反过来操纵她。她感到除非有男人爱她,否则自己就既软弱无力又会被人视而不见,结果她因为无法忍受孤单,甚至愿意和那些会虐待她的男人在一 起。
她为什么愿意忍受这种对待呢?是因为她想要得到一种深度的肯定与接纳,但那只能从上帝那里得到,所以她最后就成了一个爱情的奴隶。
今天我们有时也会听到人说:“我的老板把我当成奴隶了。”这样的说法不够严谨,因为虽然有的老板会让你的日子不好过,但若真把你当作奴隶来对待,是不会有界限的;他(奴隶的主人)可以任意对待你——打你、强暴你,甚至杀掉你。
同样地,我们知道,当美好的事物对人的要求超过了恰当的界限时,它就变成了假神。
举例来说,当你工作到健康受损,或为了工作的发展而触犯法律,你就是把工作变成了偶像;当你容让恋爱的对象利用及虐待你,或造成你对于病态的关系视而不见,你就是把爱情变成了偶像。
偶像附带的作用,是会让你为了抓住它而失去信用,把粗暴的行为合理化,背叛其他方面该有的忠诚——它会驱使你违反一切美好和合宜的界限。崇拜偶像就是做它的奴隶。
圣经中有一个故事就描绘出人对爱情的追寻过甚反而使自己成为奴隶,那就是创世记第29章中雅各和利亚的故事。虽然那个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但实在与今天的情况极为相关。
不论在什么时代,我们都很有可能把爱情和家庭转变成假神,但在我们今天生活的文化中,更容易错把爱情当成上帝,把它当成是最重要的东西,并且把我们所有的盼望和喜乐都建立在它上面。
弥赛亚的应许
在本 书的第一章中,我们看到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是要借着他的家、经由他的后裔来救赎世界,即在他之后的每一代中,都有一个孩子被拣选来承传这个谱系——他会与上帝同行,做一家之首,并且把信仰传给下一代。如此代代相传,直到亚伯拉罕后裔中的那一位弥赛亚出现。
亚伯拉罕生了以撒,多年以后以撒的妻子利百加怀了双胞胎,上帝预言说:“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创世记 25:23)意思是说双胞胎中的老二被拣选进入弥赛亚的谱系。但以撒无视此预言,偏爱老大以扫超过老二雅各。
讽刺的是,这正是上帝借着呼召亚伯拉罕献上独生子之时所要拯救他脱离的悲剧性错误。因为以撒的偏心,以扫长成一个极为高傲、骄纵、任性和冲动的人,而雅各则长成一个愤世嫉俗、心怀苦毒的人。
在以撒年老时,他要把祝福传递给家族的下一代领袖,但他不想依照上帝的预言来做,而想把祝福传给以扫。这时雅各装扮成他哥哥的样子,来到几乎全盲的老父身边,从察觉不出有异的以撒那里接受了祝福。以扫知道这件事以后,发誓要杀雅各,雅各只好亡命天涯,逃到了旷野。
雅各的一生就此被毁,他失去了家庭和可承受的产业,很可能再也看不到自己的父母了。雅各走向肥沃月湾的另一端,那里有许多他母亲的亲戚,他的外祖父也还活着,他希望在那里至少还能保住小命。
雅各的渴望
雅各逃到了他母亲的娘家,他们接受了他,而且他的舅舅拉班雇用他照管羊群。当拉班发现他有经营的才干时,就让他做管理的工作。他问雅各要什么工价来照管羊群,雅各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拉结。
拉班有两个女儿,大的名叫利亚,小的名叫拉爱情不是你全部的需要结。利亚的眼睛没有神气,拉结却生得美貌俊秀。雅各爱拉结,就说:“我愿为你小女儿拉结服事你七年。”拉班说:“我把她给你胜似给别人,你与我同住吧。”雅各就为拉结服事了七年;他因为深爱拉结,就看这七年如同几天(创世记29:16-20)
这段经文的希伯来文字面意义指出,拉结有好身材,而且人又非常美丽,雅各为她神魂颠倒。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艾尔特(Robert Alter)教授是一位杰出的希伯来文学学者,他指出经文里多处显出雅各是如何地为拉结疯狂、思爱成疾。雅各愿意为她付上七年的工价,照当时的币值来说,这是极重的聘金,而“他因为深爱拉结,就看这七年如同几天”。
到日期满的时候,雅各对拉班说:“日期已经满了,求你把我的妻子给我,我好与她同房。”(创世记 29:21)艾尔特说,此处所用的希伯来短语是异常地赤裸、形象化,而且充满性的意味,非常不同于当时一般人所用的谨慎而保守的词句。
这相当于在今天,一名男子对女子的父亲说:“我等不及要和你女儿上床,现在你就把她交给我吧!”创世记的经文在此给我们描绘出的这个男人,已经在感情上、在性方面被他对一个女人的渴望弄得疯狂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雅各的生命是空虚的。他从未得着父亲的爱,又失去了爱他的母亲的爱,当然他也必定完全没有感受到上帝的爱和关照,于是当他看到了前所未见的美丽女子,必然会告诉自己说:“只要我拥有她,我混乱的人生就终于有一件好事了;只要我拥有她,万事必然大吉!”他心中所渴望的人生意义、肯定和接纳,都放在拉结的身上了。
雅各在当时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异类。文化历史学家告诉我们,通常古时候的人不会为了爱情而结婚,他们多半是为了地位而结婚,然而今日的雅各并不罕见。
因《否定死亡》一 书而获得普利策奖的贝克(ErnestBecker),解释了世俗之人如何处理对上帝失去信心的各种方法。
现代人认为我们乃是偶然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并不是为了什么目的而被造的;但若是这样,我们怎么能感到自己的生命是重要的呢?贝克说,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他所谓的“天启型的爱情”(apocalyptic romance): 我们盼望性行为和爱情能给我们一种超凡性和人生的意义,就像过去我们从对上帝的信仰中所得到的一样。
他这样描述现代世俗化的人:
他还是需要有英雄感,需要知道他的生命在万物中是重要的……他还是得以信靠和感恩的态度连结于某种更高的、本身有意义的对象 如果他没有上帝,那他会如何做呢?首先他会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心理学家蓝克(OttoRank)所说的“爱情法”……在他本性里面最深层所需要的自我荣耀感,现在要从其所爱的伴侣那里得着;因此他的爱侣便成为满足他内在生命的神圣理想,而他所有灵性和道德的需要,现在都系于一个人的身上……换句话说,他所爱的对象就是上帝……当人的世界观不再是相信上帝照管广大的信徒群体时,他就想要找到另一位有神性的“你”……我们把爱侣提升到上帝的地位,究竟是想要得到什么呢?我们想要得到的是救赎——不折不扣的救赎。
这正是雅各所做的,并且如贝克所指出的,这也是我们文化中千千万万的人正在做的事。
我们社会中的流行音乐和艺术呼吁我们要一直这样做下去——把我们心中对生命意义和超凡性的最深需要寄托在爱情上。流行歌曲告诉我们,“你什么也不是,直到有一天有人爱你”,而我们整个的文化对此都信以为真。我们不断地幻想着,只要能找到一个真正的心灵伴侣,我们生命中所有的伤痕就都会得到医治。
但是当我们的期盼和希望真的达到那个程度时,即如贝克所说的“所爱 的对象就是上帝”时,我们就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情人、任何一个人,能够承担起这个角色,或有那种资格和生命,因此最后不可避免的结局,就是苦涩的幻灭。
爱情的力量
有人说贝克的文化分析已经过时了,因为我们现在是“一拍即合的文化”(thehookupculture),年轻人把性行为当作是平常、随便、不需要委身和负责的事;越来越多的人只要性,而不要有建立彼此关系的约会或是做男女朋友。
为了要两性平等的缘故,女性们开始说:“在性事方面,我们也要和男性一样地享受。”朋友之间也越来越有“不动感情只要性” 的情形。
因此能肯定的是,我们的文化已经不再需要从“天启型的爱情”中得到人生的盼望。然而一旦我们甩掉清教徒的信仰,就会以为性行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但是你不要以为性行为没有什么。
美国普利策文学奖的得主斯坦普(Laura Sessions Stepp)在她的《解脱》一书中说,大多数的年轻女性并不能从这种“一拍即合”的关系中得着满足,虽然她们通常不会向同伴承认这一感受。
此外,我们的文化极度注重外表的美丽和性感,但这一点却正好显示出“性行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的看法不正确。在20世纪40年代,C.S.路易斯(C.S.Lewis)从他在英国的许多学术界朋友那里听到一种说法,即认为性只不过是像食欲一样,饿了就会想吃,所以只要认清这一点,而且只要随时想要有性的时候就能有,那么就不会再有人为了爱情或性而疯狂了。
C.S.路易斯对此说大为存疑,因此就假设了一个情况来阐释他的观点:
如果你到了一个国家的戏院舞台上表演,所做的只是把一个有盖子的盘子端出来,并且慢慢地掀开盖子,而在灯光熄灭 之前,让观众看到盘子上所放的一片羊排或是一条熏肉。如果你所做的这个表演能够吸引许许多多的人挤满了戏院,那你是不是会觉得这个国家的人对食物的渴望是有问题的……有一个评论家说,如果他知道有哪个国家的人很流行看这种食物的“脱衣舞”表演,那么他就会下结论说,这个国家的人都饿昏了。
不过,路易斯继续说:我们并不是在性事上饿昏了,而是因为现在我们能有更多的性;色情业——就像是前面所说的那个表演——已经是上兆美元的产业了,可见我们对性和爱情的渴望是和肚子饿了想吃食物不同的。
事实上性和爱情对我们有更深的意义。
进化论生物学家认为,人类对性和爱情的渴望是大脑的构造所造成的;而基督徒则认为,我们需要爱情是源于我们拥有上帝的形象(创世记1:27-29;以弗所 书5:25-31)。这两种解释也许都是对的。
但无论是哪一种解释,爱情对于人的心灵和幻想有着巨大的能力,因此也会过度地控制了我们的人生。即使是那些因为痛苦经验或害怕受伤而逃避爱情的人,实际上仍是被它的力量所控制。
我曾认识一位男性,他说他对女性已经失望透顶, 现在他只想有那种不需要委身承诺的性关系,而且他还夸口说自己再也不要受爱情的玩弄了。
而我则对他说:如果你那么害怕爱情,以至于不能拥有它,那么其实你的情况和一定要拥有它是相同的,都是爱情的奴隶。
害怕自己不能拥有爱情的人,会逃避那些可能成为美好伴侣的对象;而认为自己一定要拥有爱情的人,则往往会选择不合适或会虐待自己的伴侣。如果你太害怕爱情,或是太迷恋爱情,都是让爱情变成有上帝般的能力,让它扭曲了你的观念和你的人生。
刺 伤
雅各内在的空虚使得他对爱情这个偶像毫无抵抗力。当他说愿意为拉结工作七年——这工价是当时一般新娘聘金的四倍——无耻的拉班看出他因爱成疾的情况,于是就决定要占他的便宜。
拉班回答雅各的话非常含糊不清,事实上他从没有说“好!一言为定”,而只是说:“我把她给你胜似给别人。”(创世记 29:19)雅各想听到的答案是“好”,所以他以为拉班说的是“好”,但其实拉班的话并不是“好”,而只是说:“你娶拉结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过了七年,雅各就来对拉班说:“求你把我的妻子给我。”他们依照习俗举办了盛大的婚宴,婚宴到了一半的时候,拉班就把雅各的妻子带来交给他,但她脸上盖着厚厚的头巾。这时的雅各已经喝醉了,就与她同寝,行了周公之礼。但是“到了早晨,雅各一看是利亚”(创世记29:25)!
在大白天的太阳下,当雅各看到和他同房的结婚对象竟然是利亚,是拉结那个相貌平庸的姐姐时,雅各气得发抖,跑去找拉班理论:“你向我做的是什么事呢?”
拉班平静地回答说,按照当地的习俗,大女儿应该要比小女儿先出嫁;他又说,如果雅各愿意为他再工作七年,那么他乐意把拉结也照样给他。雅各既被刺伤又被陷害,只好臣服下来,为了娶拉结而再多工作七年,正如他为利亚所做的。
下期预告
第二章 爱情不是你全部的需要-下:我们也许会感到奇怪,雅各怎么会这么容易受骗?其实他的行为是一种上瘾的表现。爱情在很多方面都会表现出酒或毒 品的功能,使我们借以逃避现实的生活。
作者: 提姆·凯乐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2-11-1
页数: 226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0434020
《陶造生命系列:诸神的面具》讲述了许多人把信心寄托在成功、金钱、爱情和所谓的美好人生之,相信这些就是通往终极快乐的钥匙。这些无形却闪耀的偶像在人们寻求意义、保障、安全和满足的路上,占据了人心中极重的位置,人们依赖和信靠它们。《陶造生命系列:诸神的面具》指出,人们错把这些美好事物当作上帝,然而事实上它们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需要。所有我们曾经想要的美好之物都有可能成为偶像,最后变为手中的尘土,因为它们原本就是尘土。
《诸神的面具》
---往期精彩内容---
福音TV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完整出处
转载时禁止添加原创不得添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