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灵修经文
文| 吕焯安~
以色列民从巴比伦被掳归回,至先知玛拉基的时代,已过了差不多 100 年。虽然圣殿已重建完成,城墙亦已修建;但早期的热诚和委身亦已淡薄。在以斯拉和尼希米所领导的短暂复兴后,祭司和百姓又倒退回往日的光景。
另一方面,归回的百姓仍在波斯帝国的统治下,虽然得以返回耶路撒冷,也得到掌权者的帮助,但百姓仍在怀疑,到底耶和华会否成全祂跟以色列的约,这个民族会否还有一真实的未来。
尼希米和玛拉基共同关注在归回的余民中三方面的事情:
(1)祭司忽略对圣殿的事奉(尼十三 1-9;玛一 6-二 9);
(2)百姓对十一奉献和献祭的事都有所松弛(尼十三 10-13;玛三 8-12);
(3) 与外邦妇女通婚之事(尼十三 23-28;玛二 10-16)。
透过一系列对话式的问答体,先知玛拉基记录了上帝给以色列的默示,借以鼓励归回的余民要从属灵的软弱光景中回转、悔改;并应许那位立约的使者(弥赛亚)的降临,祂要施行审判和祝福。
全书的主体包括七个对话式的问答体,如此的设计乃为要帮助以色列明了他们的属灵状况,并引领他们转回归向上帝(一 1-四 3)。第一个问题和解释是透过上帝拣选雅各,而不是以扫,再一次向以色列确证上帝守约的爱(一 1-5)。
耶和华说:“我曾爱你们。”(参申四 32-40,七 7-11;赛四十三 1-4;何十一 8-9)你们却说:“祢在何事上爱我们呢?”
2 节下是耶和华主动对以色列(雅各)的爱:百姓的问题似乎是因过去被掳的经验,和归回后一切的建设都较往日渺小而引发的。为了确证祂的爱,上帝把他们所经历的和以东所经历的作一比较。
3 节是论述耶和华对以东(以扫)的恨恶-“爱雅各,恶以扫”是希伯来文学的表达方式,表示“最爱雅各”、“次爱以扫”的意思。虽然雅各和以扫都是以撒的儿子,是孖生的兄弟;但上帝却只拣选雅各和雅各的后裔作为祂立约的子民。这约的关系乃建基于上帝对亚伯拉罕无条件的应许,确保雅各的后裔永远拥有应许之地(参创廿八 3-4,13-15)。也是基于这个应许,上帝领他们从被掳之地归回,再住在应许之地。反之,以东在经历上帝的审判后,不得复兴。有关对以东的审判,可以参看《俄巴底亚书》。
第 4 节是以东的定志(矢志重建)和结局(上帝必毁坏);主因是那地是“罪恶之地”(wicked land);那地的民是“永为上帝恼怒之民”。反之,以色列与上帝有约的关系;
归回的选民看见以东的结局,就知道上帝是信守承诺的,并承认上帝确实爱他们。
思想:其实,我们也常常健忘,怀疑上帝的爱。回想过去的经验,是什么帮助自己可以重拾对上帝的信心?
计划:写下一个对上帝重拾信心的经验,在这个星期内于小组或团契分享,或投稿教会刊物。
祷告:主啊,帮助我时常记得数算祢的恩典,让我不论在什么境况,都不会怀疑祢对我的爱。阿们。
福音TV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完整出处
转载时禁止添加原创不得添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