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分享,让更多朋友「知道」我们 △
今日灵修经文
文|张云开
福音TV编辑排版|转载请注明完整出处
转载时禁止添加原创
不得添加赞赏
诗篇五十七篇一般被视为是一篇个人申诉诗,标题上也指出与大卫生平事件的关连。撒母耳记上记载两次大卫躲藏在洞穴里面(撒上二十二 1;二十四 3),就「休要毁坏(ʾal-tašḥēṯ)」,有指和大卫吩咐跟随者不能下手伤害扫罗有关(撒上二十四;二十六 9), 但两桩事件都和此调子名称有不协调之处:前者ʾal-tašḥēṯ 一词并无出现,而后者并非发生于洞穴之内。此调子名称出现于诗篇五十七至五十九的标题上,可被视为是标志上帝的恩典,保守诗人不被毁灭。
类似五十六篇,结构上本篇可分成两大段(五十七 1-5,6-11),各以同一句迭句作结:神啊,愿你崇高过于诸天!愿你的荣耀高过全地!第一段以祈求作开始,以对恶人的申诉作结;第二段以对恶人的申诉作开始,以对耶和华的颂赞作结,令全诗以祈求开始,以赞颂结束,形成一个亲近上帝的人面对周遭凶险时的一个典型的心路历程。
和邻近的诗篇一样,诗人在五十七篇所面对的仇敌以语言作为武器攻击他(五十七 4;参五十四 5;五十五 3,9,12;五十六 2),再一次凸显语言作为攻击和诡诈、伤害和欺骗的邪恶和不义的功能。在圣经的传统中,无论旧约或新约,都重视说话的德行,对语言的使用都有不同的劝诫。下列是几处熟悉的例子:
「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诗三十四 13;彼前三 10)
「我曾说,我要谨慎我的言行,免得我舌头犯罪。」(诗三十九 1a)
「耶和华啊,求你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诗一四一 3)
「我的嘴决不说非义之言,我的舌也不说诡诈之语。」(伯二十七 4)
「谨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张嘴的,必致败亡。」(箴十三 3)
「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雅一 26)
「在我们百体中,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能污秽全身,」(雅三 6a)
「一切哭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弗四 31)
与人的恶言和诡诈相对的是耶和华的「慈爱(ḥęsęḏ)」和「诚实(ʾęmęṯ)」(五十七 3, 10)。Ḥęsęḏ 基本上是一种委身,一种不离不弃的忠诚。光把它翻译成「慈爱」并不准确, 有人把 ḥęsęḏ 描绘为“loving covenant obligation”,虽然比较累赘,却清楚指出 ḥęsęḏ 的三个基本要素:富善意的行动、带承诺的关系和力坚持的忠诚,是耶和华对祂子民的基本态度,也是以色列对她上帝属性的基本理解(参出二十 6;三十四 6-7;民十四 18;尼九 17; 诗八十六 15;一零三 8;珥二 13;拿四 2;弥七 18 等)。ʾęmęṯ 也可翻译为「真实」或「可靠」。在旧约里头,ʾęmęṯ 不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指言行上的一个真、诚、实的道德取向(申十三 14;二十二 20;王上十 6;二十二 16;箴十二 19;亚八 16),也是一件物件质素的保证(参耶二 21)。
这个双重恩典让我们看见耶和华给予诗人的,并非单单是「身边有人撑」的支持;诗人要的,也不单纯是情绪上的安稳和平安。上帝的爱有道德性,诗人也知道耶和华施恩救他(五十七 3b),大前提是他并非和那些陷害他的敌人同行一路。诗人被敌人所害不能是一个「黑吃黑」的结果。如果诗人不能和那些人分出来,也就经历不了耶和华的恩惠。诗人明白这一点,所以他称赞上帝的崇高,颂扬耶和华的荣耀,因为祂不单从敌人手上救了他,也救了他脱离邪恶,指引他走正直的路(参诗五十六 13)。
我的祷告:慈悲的上帝,求祢不要让我单纯把祢当作我的避难所,因为祢也是我的生命之 光,不叫我遇见试探,也救我脱离邪恶。阿们。
Tips:分享也是一种支持!让更多的人在生活中与主同行,人生路上有“光”,生命路上成“盐”!
读经|祷告|赞美|默想
天天灵修 您的读经伙伴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