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灵修经文
文|李文耀
福音TV编辑排版|转载注明完整出处
转载禁止添加原创赞赏
上文提到,上帝要把众圣徒救离黑暗的权势,并迁入祂爱子的国度里。这就是上帝在基督里要达成的旨意。一 15-20 是一首颂赞诗,经文是关系代名词 “who”开始,进一步说明这位爱子是谁。
相对于另一首颂赞诗—腓二 5-11,歌罗西书这首诗贯彻地从非常超越的角度高举耶稣基督。在这首诗里,除了一 18 及一 20 简单地提到「从死人中复活」及「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我们看不到耶稣基督的虚己、顺服和受死。作为上帝的爱子,耶稣基督从开始就居首位,高于一切受造之物。在腓立比书二章那里,耶稣基督却是死在十字架后才被上帝升为至高的。上帝的爱子是谁?爱子就是那看不见之上帝的像(西一 15)。「形像」 (image)这个词语在保罗书信出现 9 次,意思可指到「相似」、「肖像」、「镜里头的影像」、「思想里的形像」及「外观」等。不少学者认为,我们要根据当时的文化理解「形像」的意思。在希犹文化里(Hellenistic Judaism),「神圣智慧」(divine Wisdom)就是神的形像,人借着它便可以认识那位不可见的神。神的智慧或道(Logos)是一道门,一方面保持神的不可知性(the unknowability of God),另一方面亦提供了认识和言说神的出入口。故此,学者相信,「上帝的形像」在这里的着眼点应落在启示上面,而不在本质上。「形像」并没有说明父上帝与祂爱子在本质上的关系。作为爱子,耶稣基督把隐藏的上帝启示出来,让人可以接触、认识祂。
不单如此,「形像」在旧约亦有代表上帝治理大地的意思。创一 26 指出人是按上帝的形像、样式被造出来的,为要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如此,「形像」含有代表君王、治理全地的意思。能够成为「上帝的形像」是一件很有尊荣和权柄的事,绝不简单。与世人不同,上帝的爱子不单代表上帝治理大地,祂更是上帝藉以创造天地的那一位。西一 16 有三个介词词组(prepositional phase),充份表达出爱子那无尚的身份和地位:「在他里面」(in him)、「借着他」(through him)及「为着他」(for him」。整个宇宙都是围着上帝的爱子运转的(「为着他」),没有祂整个宇宙根本不存在(「借着他」),也不可能继续存在(「在他里面」)。这个世界不必然存在,也不必然可以继续存在。各处的战乱、天灾、疾病和生态危机都在说明,世界迟早有一天走到尽头。「虚无」(nothingness)在等待着我们。然而,正因为宇宙是以上帝的爱子为中心,它就有继续存在的理由和根据。「爱子在万有以先,万有都靠他存在/联结维系」(一 17)。正如玩具残旧了和毁坏了,只要儿子仍珍惜它们,父母也没有弃掉的理由。纵使整个世界都被破坏了,只要耶稣基督仍爱世界,世界都有继续存在的理由。为了爱子,父上帝并没有放弃这个世界。
哪里看出耶稣基督仍爱世界呢?答案落在教会上。明天我们继续思考这首诗的下半部份。
Tips:分享也是一种支持!让更多的人在生活中与主同行,人生路上有“光”,生命路上成“盐”!
读经|祷告|赞美|默想
天天灵修 您的读经伙伴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