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分享,让更多朋友「知道」我们 △
今日灵修经文
福音TV编辑排版|转载请注明完整出处
转载时禁止添加原创
不得添加赞赏
利未记二十四章 10~12 节描述一个以色列妇人的儿子亵渎神。到底这人如何亵渎神?我们不知道,可能作者故意不写上具体的情况,因为亵渎本身是一种危险的东西,连具体记载也很危险。另外,在古时说话本身是有能力的,无论是祝福或咒诅的说话,都有一种果效,所以后果非常严重。
我们可以用一个扇型结构了解利未记二十四章 13~23 节:
A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13 节)
B把那咒诅圣名的人带到营外。叫听见的人都放手在他头上;
全会众就要用石头打死他 (14 节)
C你要晓谕以色列人说 (15 节 a)
D凡咒诅神的,必担当他的罪 ……不管是寄居的,是本地人……(15 节 b~16节)
E打死人的,必被治死 (17 节)
F打死牲畜的,必赔上牲畜,以命偿命 (18 节)
G人若使他邻舍的身体有残疾,他怎样行,也要照样向他行 (19 节)
X 以伤还伤,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20 节 a)
G’他怎样叫人的身体有残疾,也要照样向他行 (20 节 b)
F’打死牲畜的,必赔上牲畜 (21 节 a)
E’打死人的,必被治死 (21 节 b)
D’不管是寄居的是本地人,同归一例。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22 节)
C’于是,摩西晓谕以色列人(23 节 aa)
B’他们就把那咒诅圣名的人带到营外,用石头打死 (23 节 ab)
A’以色列人就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行了 (23 节 b)
由以上的文学结构可见,中心的信息便是 20 节当中的以伤还伤,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表面上可理解为报复, 实质上却是一种「对等刑罚」( equalpunishments )(Lex Talionis)的观念,这可能反映当时部落的文化,在不同的家族当中如果有某人亏负了某人,便要以对等的补偿及刑罚来处理,为的目的是重建彼此的和平,不需要再谋求更多的报复,因此这是一种减少刑罚及止息报复的条例,而不是我们理解那种增加报复的解释。另一个「对等刑罚」的例子是:「按你们窥探那地的四十日,一年顶一日,你们要担当罪孽四十年,就知道我与你们疏远了。」(民十四 34)再者,当时古近东的君王会滥用私刑,使用不对等的刑罚来对付比较轻的罪恶,因此以色列律法中的「对等刑罚」在某程度上成为当时的见证,见证神的律法是如何公道及公义。
思想:
到底我们会否以不对等的报复心态来对待得罪我们的人呢?或许我们会怀恨在心,认为对方的不善需要更多的报复,才能补偿自己的损失,谁不知有时我们会对人过份苛刻,要求的报复比「对等刑罚」的要求更多,这样我们不能在仇恨当中释放出来。因此,由今天起,放下种种对人的过度报复心态,这样既能放过别人,也能善待自己。再者,在新约,耶稣要求我们要爱仇敌,这要求不仅成全了律法,还过超越了律法,是基督徒毕生学习的榜样。
Tips:分享也是一种支持!让更多的人在生活中与主同行,人生路上有“光”,生命路上成“盐”!
读经|祷告|赞美|默想
天天灵修 您的读经伙伴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