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分享,让更多朋友「知道」我们 △
今日灵修经文
福音TV编辑排版|转载请注明完整出处
转载时禁止添加原创
不得添加赞赏
这是《希伯来书》第二段警告性的说话。在段落引言(三 1-6)之后,圣经作者在三 7-19 里大篇幅地引用旧约以色列人出埃及、并在旷野漂流 40 年的故事。我们应如何理解这 13 节经文?首先,我们要明白引言所要带我们思想的方向。
三 1-6 有一个重要的字眼:「尽忠」;这字眼在和合本圣经的翻译里总共出现了 3 次, 翻查原文圣经,其实只使用了两次而已。然而,在这两次有关「尽忠」的主题里,却分别指向大祭司耶稣与摩西,因此,按照引言所要带出的主题,大概我们能够明白第 7-19 节所要讨论的乃是有关「尽忠」的问题。
旷野的经历,对于以色列人而言,应该并不感到陌生。读下去,有趣的是第 9 节,为什么?一直以来,我们都认定旷野的以色列人因为不信,所以耶和华上帝要惩罚他们、在旷野兜兜转转;然而,《希伯来书》的作者却以「观看我的作为」来形容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在旷野的生活,彷彿完全美化了这 40 年的历程。我们应如何理解?
旷野一代的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后多次埋怨摩西、甚至埋怨上帝(出十六 2-3,十七 3;民十一 1-15)。若从「惩罚」的角度看上帝对以色列人三番四次「埋怨」的回应,大概我们是容易理解的。然而,困难的乃在于:旷野生活已经如此艰苦,以色列人在这种情况下埋怨大概也是无可厚非的;若是因为「埋怨」而换来上帝如此的「惩罚」,从个人的角度而言,上帝彷彿对于在艰难之中的以色列人多少是有点无情。
不过,《希伯来书》的作者却并没有从这角度去理解上帝的作为。在圣经作者的眼中,上帝确实并非要「惩罚」以色列人,相反,祂是要以色列人清楚地「观看」!「观看」什么?这并不单单在于上帝如何为他们铺排前面的道路,却是要他们「观看」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信就是对所盼望之事有把握」(十一 1;和合本修订版)。这就是说: 不在乎他们眼中能够见到上帝何种作为,却在乎他们要学习以「信心」来坚持、坚守对上帝的忠诚。可惜,他们并没有做好这 40 年有关「观看」的功课,结果,他们换来了最严重的惩罚:「不能进入安息」(11、19)。
旷野一代的以色列人,因着承受不了生活的苦楚、又记挂昔日在埃及为奴的生活, 因而三番四次埋怨上帝。透过这一段血泪的历史,《希伯来书》的作者要当时候正在忍受逼迫的基督徒知道:不管眼前的景况有多么艰难,总要凭着「信」、坚守对上帝的忠诚。
思想 :
坦白讲,我们可以有千百个理由叫自己「离开」这一位没有将祸患与艰难从我们身上挪走的上帝;然而,透过历史的鉴诫,圣经作者要我们作出选择?是要换取当下的平静安稳、抑或是在上帝国度里永恒的「安息」?
对于在逼迫底下的基督徒而言,段落引言(三 1-6)的部份带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警告:摩西在上帝的家里「尽忠」吗?稍为记得《民数记》的记载(民二十 2-12),大概我们心中有数!对当时候的基督徒而言,相信他们更想到摩西在尼波山上,耶和华向他指着应许地的时候、摩西 – 亦只有「观看」(申三十四 1-8)!
也许我们不曾经历过《希伯来书》的时代环境,然而,我们所要「尽忠」的对象会否仍然是这位拯救我们上帝?
也许我们不曾经历过《希伯来书》所描述的逼迫与挑战,然而,更大的挑战会否源于个人欲望的摇动、又或是从世俗而来的试探和诱惑?
《希伯来书》的作者呼吁我们:「坚持到底」(三 6)!
Tips:分享也是一种支持!让更多的人在生活中与主同行,人生路上有“光”,生命路上成“盐”!
读经|祷告|赞美|默想
天天灵修 您的读经伙伴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