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分享,让更多朋友「知道」我们 △
今日灵修经文
福音TV编辑排版|转载请注明完整出处
转载时禁止添加原创
不得添加赞赏
有关摩押与以色列这段战争历史,历史学家于 1868 年考古发掘了一份圣经文本以外的文献证据(Mesha Stone)。这碑文证明了这段经文的历史性。不过,列王纪下第三章的记载,重点并非只是历史性的,而是在历史上加插、强调、凸显它的神学意义。
历史大概如下:以色列国的亚哈王死后,摩押开始不再进贡以色列国。诚然,「十万羊羔的毛和十万公绵羊的毛」(v4)是一个不少的献祭数目。这举动当然掀起了两国之间的冲突。因此,响应这事件,犹大国与以色列国——两个本来分裂的民族,再次联结起来,再联同以东王一起攻打摩押。
明显 v9b-19 是这段历史的神学叙述。由于以色列军队途中遇上缺水的问题,他们决定寻求先知伊莱沙的帮助。伊莱沙预言如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在这谷中满处挖沟;因为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虽不见风,不见雨,这谷必满了水,使你们和牲畜有水喝。』在耶和华眼中这还算为小事,他也必将摩押人交在你们手中。你们必攻破一切坚城美邑,砍伐各种佳树,塞住一切水泉,用石头糟踏一切美田。」(v16-19)结果,一切如伊莱沙所料。
故事的尾声是一段攻城战。当三王正要成功夺取城池的时候,摩押王突然却以杀掉自己的长子作为燔祭的方式。「便将那应当接续他作王的长子,在城上献为燔祭。以色列人遭遇耶和华的大怒,于是三王离开摩押王,各回本国去了」(v27)这里留下一个释经的难题:为何摩押王杀掉自己长子作祭就能够终止战争呢?无论如何,终止战争了,不是因着军事理由,而是一个极其不寻常的理由。不过,至少 v27「以色列人遭遇耶和华的大怒」的翻译可以再清晰一点——原文的意思应该是「以色列人遭遇极大的忿怒」。因此,虽然我们不知道为甚么,但以色列人退军不一定出于耶和华的忿怒, 也不一定是以色列民得罪耶和华。
相反,摩押王将自己的儿子杀死以求胜利,明显是耶和华不喜悦的事情。
思想:
摩押人为了寻求他们的神,不惜以极端的杀长子方式。这与我们所信的上帝完全不同——祂要求亚伯拉罕献长子,却不是真的;真正唯一的献长子事件是十字架。外邦人的神明要求人杀死自己的儿子;我们的上帝却杀死自己的儿子以拯救我们。
Tips:分享也是一种支持!让更多的人在生活中与主同行,人生路上有“光”,生命路上成“盐”!
读经|祷告|赞美|默想
天天灵修 您的读经伙伴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