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工程一部浓缩圣经精华的系列短片,以独特的视角解密深奥!唯美动漫带你领略圣经的丰盛!著名神学家希伯来文学专家 提姆·迈克博士汇集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串联整本圣经!不论您是年长或是年幼,学识深或学识浅,这都将为您了解圣经的内容,提供一个独有的渠道。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约拿书》-悖逆的先知,忏悔的罪人,欢迎点击分享转发~
悖逆的先知,忏悔的罪人
约拿书是一个关于因神爱他的仇敌,而对神不满的叛逆先知,相较于旧约的其他先知书,约拿书的独特之处,是因其他先知书通常收录了神通过先知所说的话。
但是约拿书不专注于先知所述,反倒叙述了一位先知,一位刻薄的先知。约拿只在旧约中再出现一次,是在耶罗波安二世执政时期,而他是以色列历代最恶劣的王之一,约拿发了有利于耶罗波安二世的预言,并承诺他会赢得战争,且领回以色列北部边界的领土。读者需要了解阿摩司与耶罗波安二世的对质,并通过阿摩司而反转了约拿的预言,且表明耶罗波安必因恶行而失去领土。
在读约拿书前,我们便已经质疑约拿的品格,约拿书的编排精细,形成了连贯和对比,一至三章叙述了约拿和非以色列人的互动。先是与一些水手,后是和约拿所痛恨的尼尼微人,每部分都因约拿的自私,与非信徒的谦卑和悔过形成了诙谐的对比。
第二和四章,包含了约拿的祷告,其中一个祷告类似一个忏悔的祷文。而另一个则是约拿求神怜悯的祷文,约拿书的精细编排包括了独特的叙述手法,故事中有典型的人物,但人物所行的恰恰与我们所料的相反。
属神的先知叛逆并厌倦了神,读者可能预料水手们会缺乏道德,但他们反倒有颗愿意忏悔的心,并谦卑地转向神。故事中的王统治的是全世界最残酷的帝国,但王却因为约拿所讲述的五个字而俯伏于神,甚至王所饲养的牛也忏悔。
这类故事被喻具讽刺的文学手法,此类故事描述了熟知的人物被迫入极端的情势,并通过幽默嘲讽的方式,来对愚蠢行为和品格瑕疵作出批评,我们深入研究各类内容如何成形,经文的开端叙述了神与约拿的对话,和神如何差派约拿去尼尼微斥责城中的恶与不义。
此城是亚述帝国的首都,亚述是以色列的宿敌,约拿竟然背道而行,不向东往尼尼微,反倒乘船往他施去,读者可能好奇,约拿为何这样做呢?约拿为何逃跑?是惧怕还是讨厌尼尼微人呢?
目前还未说明,神的使者企图远离神,他搭乘了载满非以色列人水手的船,他在船上睡着了,神通过一场暴风雨唤醒这位先知,然而在船上水手似乎明白了一件事,他们辨识到其实是神在动工,他们抽签后,发现约拿是罪魁祸首,他们让约拿自辩,而约拿说了些宗教性答复:“我是希伯来人,我敬畏耶和华天上的神,就是那创造海洋和陆地。”
这答复真可笑,神既然创造海洋和陆地,约拿竟然搭船逃离神,当水手们问约拿该如何是好,约拿回答说,你们把我抬起来扔在海里。
起初此答复看似伟大,但读者后来可意识到,这是约拿至此最自私的举动。这是他逃离尼尼微城的最佳方式,而他将此责任归咎于无辜的水手,并企图他们杀了他。水手们非常不愿意,但没办法,将约拿投入海中的同时,也后悔了,暴风雨止息了,而水手们便敬畏耶和华、以色列的神。
他们不像约拿,反而选择敬拜神。神终止了约拿逃离尼尼微的计划,约拿沉入水中时,神为他提供了一个墓地,一条大鱼的胃中,通常在此情况中,普通人必死无疑,但是在这个故事中,情节颠覆常态,约拿被丢下海的情况,反倒成为他重生的机会。
在大鱼的胃中,约拿向神祷告,而他虽然未忏悔,但他仍感恩神未遗弃他,并承诺从此无论如何都顺服于神,神的回应看似诙谐,鱼就把约拿吐在陆地上。
神再次差派约拿前往尼尼微宣讲祂的道,而约拿顺从了。尼尼微是庞大的城市,必须花几天时间才能走完,约拿在城中只走了一天,而他的信息是:再过四十天,尼尼微就要毁灭了。
在希伯来文只有五个字,他传讲的道即短也不寻常,也缺乏了一些重要元素,约拿未提及尼尼微的恶行是什么,也未提及他们能如何回应,是谁将城毁灭?而最显著的是他未提及神,为何如此呢?
约拿是否刻意省略了许多信息,他看似刻意局限自己的信息,也看似是为了确保尼尼微灭亡,约拿丝毫没有用心,但无论他的意图如何,他并没有成功,因为他传讲了这篇五字道后,尼尼微的王和全城,甚至包括牛群,都坐在炉灰中忏悔。再一次地,未信主的人们更加愿意回应神,比神的先知更顺服神,神因此赦免了尼尼微,未使城灭亡,此时正是此故事的亮眼之处。
约拿的信息的最后一个字“毁灭”的意思是翻转,此字可用来形容一座城, 如所多玛和俄摩拉,如何被翻转和毁灭,但也能形容转变犹如翻转至相反的状态,约拿的信息竟然成真了,但并非以他所预料的方式成形,尼尼微确实因悔改而翻转,并得神的怜悯。
最后一章将所有情节整合在一起,约拿暴跳如雷,并做了第二个祷告,他先阐述为何在第一章时逃跑,而这并非因为惧怕,反倒是因为他知道神是富有怜悯而逃跑的,约拿竟然从出埃及记中,引用了神如何描述自己的一段经文,并将其经文用来侮辱神。
约拿说,他知道神有丰盛的慈爱,而他必定会有方式原谅行恶的尼尼微人。我们可以从约拿的语气中得知他的不屑。约拿终止了对话,并祷告神立即将他致死,他宁愿死也不愿见证神饶恕他的仇敌。
神不应允约拿的祷告,只是质问约拿,他的怒气是否合理。约拿不回答,并到了城外,在附近的山上露宿来静观其变,他期盼尼尼微人不再忏悔而被毁灭,接下来的情节异常,神为约拿提供一颗蓖麻遮荫,约拿因此欢畅。
但是神派了一只小虫将植物吞噬,约拿也因此失去遮荫,在烈日当空的情况下,约拿再次恳求神取他的性命,神再次质问他的怒气是否合理。
而约拿回答说,我发怒以致于死都是对的,而这是约拿在经文中的最后一段话。神的话语终结了此书,祂说明整个蓖麻的情况,是为约拿有所理解,约拿因为这个蓖麻而关切及情绪化,但他仅享受了一天的遮荫,神问约拿:人的性命是否比蓖麻更有价值?神难道不应该对尼尼微有同样的怜悯和关切吗?毕竟其中不晓得分辨左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约拿书在此结束。
神在此质问约拿,祂是否能向约拿的仇敌行怜悯,故事中未提到约拿的答复,而这也并非重点,重要的是此经文是为了使我们警醒,而神在问我们所有读者,我们是否能接受神爱我们的仇敌?
这篇经文成了我们的借镜,促使读者反思通过约拿,人性的缺点被放大了,而这应该让我们产生谦卑和感恩的心态,因神能爱他的仇敌,也耐心对待我们每个人心里面的约拿。这篇异常的故事成为了一则信息,描述了神的恩典何其宽广,而这也挑战了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它,这就是约拿书。
往期精彩回顾
福音TV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完整出处
转载时禁止添加原创不得添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