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箴言》30:24-28,提到四种小动物:蚂蚁,沙番,蝗虫,守宫。它们虽然软弱,却非常聪明,有特别的生存方式。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动物?从它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功课呢?
蚂蚁是无力之类,却在夏天预备粮食。(箴30:25)
这是《箴言》第二次提到蚂蚁。第一次是在《箴言》6:6-11,对懒惰人的警告(圣经两次提到蚂蚁,都在《箴言》)——
这两段都将蚂蚁推崇为勤劳、远见、积谷防饥的典范。透过《箴言》的记载,这种小动物鼓励人们谨防懒惰、殷勤做工,为长远的益处做打算。
![]()
成群结队的切叶蚁 摄影:Bandwagonman
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属于膜翅目。成虫按照不同的任务,可分为工蚁、兵蚁、雄蚁、蚁后等。地球大部分的陆地都有原生种的蚂蚁,只有南极洲和少数一些岛屿例外。
蚂蚁在许多生态系统都可以生存的原因,常常被归结为社会化的组织,以及改变栖息地、寻找资源和自我防卫的能力。《箴言》描述的勤劳与远见,对蚂蚁的生存必不可少。
沙番是希伯来语shaphan的音译,可能指的是叙利亚蹄兔(Syrian hyrax)或岩石獾(rock badger),是一种有蹄类哺乳动物,住在岩壁和难以接近的多石地带。
![]()
岩石獾 摄影:Friedmut Abel
在旧约律法中,沙番因为倒嚼而不分蹄,被算作不洁净的动物,是以色列人不可吃的(利11:5;申14:7)。
《诗篇》也曾提到过它们:「高山为野山羊的住所,岩石为沙番的藏处。」(诗104:18)一旦它们的「哨兵」发出警讯,它们会很快退到岩石裂缝中。这种习性为它们带来保障。它们能够独具匠心地在似乎不宜居住的地方居住,是适应能力和机智程度的反映。
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蝗虫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
蝗群没有领袖,却能集体行动,威力令人生畏。在中国古代,「蝗灾」与「水灾」、「旱灾」并列为重大自然灾害,严重时饿殍遍野。
![]()
遮天蔽日的蝗灾 来源:wikipedia
在圣经中,除了《出埃及记》十灾中的「蝗灾」,还有《阿摩司书》4:9、《约珥书》1:4-7等记载;《启示录》中的蝗虫异象,则更为可怕(启9:1-12)。
在古代近东地区,蝗灾恶名昭彰。蝗虫在苏丹地区繁殖,于二、三月间开始迁徙,并会随风抵达埃及或巴勒斯坦。成群蝗虫可以覆盖广达四百平方英里,而每平方英里甚至可以达到一亿只,对成长中的作物以及橄榄树、无花果树的叶子造成大规模破坏。
守宫,即壁虎。它们微小而脆弱,却能够到达王宫等防守严密的地方。许多羡慕这种高贵地方的人,却无法住在那里。在《利未记》中,守宫属于「地上爬物」,并且对以色列人来说不洁净(利11:29-30)。
![]()
晒太阳的壁虎 摄影:ZooFari
「用爪抓墙」,也可翻译为「用手就可抓住」,意思是它们没有自卫能力,普通人能轻易抓住。和合本修订版、吕振中译本、新译本、现代译本、NIV等都采用这种翻译。这翻译更加可取,因为前三节经文都是表现小动物的脆弱之处。它们有自身的限制,却都按照神所赋予的本性活出了智慧。
在《如何读箴言》一书里,朗文教授(Tremper Longman III)总结了《箴言》中人们学习智慧的几种方式,包括观察与经验(如箴6:6-8)、传统的教导(如箴4:3-4)、犯过的错误(如箴16:18)等等。
向这些小动物学习聪明,属于第一种方式。智慧人一生中一直敏于观察周遭的人和环境,从中总结规律,这些经验对智慧的增长很重要。
但我们不可忘记:智慧的核心与惟一源头,是神自己。甚至连观察与经验的能力,都是从神而来的(箴20:12)。《箴言》在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地确立了这一点:
「敬畏神」这个主题,在整卷书中不绝于耳。如果智慧指的是正确了解这个世界,人却不认识神——世界的创造主,如何能获得智慧呢?《箴言》提到的每一件事,都要在与神的关系上来理解。
透过新约,我们知道:耶稣基督将神的智慧具体表现出来。新约最常提到基督的特点之一,就是他的智慧。「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他里面藏着。」(西2:3)耶稣常用的教导方式是「比喻」,希腊文是parabole,也可翻译为「箴言」,是一种智慧的形式。
因此,我们在阅读《箴言》时,要从新约继续延展的启示亮光来看。《箴言》1-9章向以色列人提出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面对的问题:我们愿意与智慧同席,还是与愚昧同席?那位召唤我们的智慧人,正是耶稣基督;而引诱我们的愚昧,则是我们用来取代造物主的任何受造物(罗1:22-23)。
《箴言》将蚂蚁当作勤劳、远见、积谷防饥的典范,鼓励人们谨防懒惰、殷勤做工,为长远的益处做打算。
沙番可能指的是叙利亚蹄兔或岩石獾,住在岩壁和难以接近的多石地带;一旦察觉到危险,会很快退到岩石裂缝中。
蝗群没有领袖,却能集体行动,威力令人生畏。在古代近东地区,蝗灾恶名昭彰,会造成大规模破坏。
守宫即壁虎,没有自卫能力,普通人能轻易抓住;却能够到达王宫等高贵而防守严密的地方。
这些小动物有自身的限制,却都按照神所赋予的本性活出了智慧。但我们不可忘记:智慧的核心与惟一源头,是神自己。在新约中,耶稣基督将神的智慧具体表现出来。
参考书目
华尔顿、麦修斯、夏瓦拉斯:《旧约圣经背景注释》(李永明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
朗文:《如何读箴言》(谢青峰译),友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
狄拉德、朗文:《21世纪旧约导论》(刘良淑译),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年
Waltke, B. K. (2005). The Book of Proverbs, Chapters 15–31.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