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感觉《士师记》中的参孙,和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很像:都有超自然的力量,都有一个致命弱点,生活年代好像也接近。参孙是历史上的真人还是神话英雄呢?如果参孙和阿喀琉斯单挑,谁的胜算大?
回答
读过《士师记》的弟兄姐妹,一定对主要人物之一——参孙印象深刻。他力大无穷,斩杀无数非利士人。但头发是他的致命弱点;头发被剪掉后,他的力量便大大减弱,沦为敌人俘虏(士16:20)。最后,他的头发长出来,又恢复了力量,与敌人同归于尽(士16:30)。
阿喀琉斯则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男主角。他的故事对中国人来说可能略显陌生,但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知名度仅次于圣经。前些年,好莱坞的电影《特洛伊》再次把这个传奇人物搬上大银幕。阿喀琉斯浑身刀枪不入,同样斩杀无数敌人,但脚跟是他的致命弱点,最后他死于箭下。
电影《特洛伊》剧照:布拉德·皮特饰演阿喀琉斯
书中对古代英雄的描述,常给我们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找不到如此厉害的人物。我们也许可以说,阿喀琉斯是神话中人,不能当真。但圣经是上帝的话语,参孙的事迹当然是真实的。其中的差异,我们如何理解呢?
关于旧约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西方学术界经历过一个转变和争议的过程:
在中世纪,人们对圣经中的事件深信不疑。
启蒙运动后,人们开始怀疑圣经,并处处反对,认为旧约中的故事只是无稽之谈。
但随着时代进步,考古学的诸多证据又开始支持圣经中的事件。
对于参孙这样的人物,现今存在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参孙是虚构人物,他的故事是寓言,目的是教导人。一些自由派神学家往往持这种观点。
但对于基督徒来说,圣经的真实性是信仰的根本。如果参孙的故事是寓言性质,那亚当、夏娃呢?耶稣呢?进一步推论下去,会动摇整个信仰的根基。所以这种说法是不可取的。
美剧《圣经故事》剧照:参孙和他的母亲
第二种观点认为,参孙其人其事是真实的,但在细节上有文学加工的痕迹。比如我们熟悉的《三国演义》中的赵子龙,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而且武艺高强。但在百万大军中七进七出、毫发无损,无疑具有文学加工的性质。
阿喀琉斯与此相似。几千年来,特洛伊战争的故事一直被当成神话传说。然而考古学的发展,让我们发现古特洛伊城是真实存在的,特洛伊战争也真实发生过。因此,阿喀琉斯很可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但关于他的一些夸张描述,比如刀枪不入等等,则有文学加工的成分。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参孙也是这样呢?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根本原因在于: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提后3:16),具有神圣性,我们是凭着信心接受圣经文本的真实性。至于考古发现,只能作为旁证,而不是决定性的依据。相比之下,荷马史诗并不具有这样的神圣性,需要考古证据来支持。
这就引导向第三个观点:参孙故事中的每个细节都是真实的。其中部分描述,确实对于受现代科学影响的人来说有挑战。比如手撕狮子、徒手拆城门等等,已经超出人类所能达到的极限。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正是非同寻常的事情才有记录的价值。
其实,圣经中还有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神迹。比如上帝分开红海,使以色列人过红海如同干地;一条大鱼将约拿吞到肚子里三天三夜,又吐到旱地上,约拿毫发无伤,等等。还有耶稣由童贞女怀孕所生,也令许多人难以接受。
但让我们回想圣经的第一句话:「起初,神创造天地。」(创1:1)宇宙井然有序、精密复杂,显明存在一位造物主。对这位智慧和能力超乎想象的上帝来说,有什么难成的事呢?
参孙用驴腮骨大败非利士人
有篇关于探讨圣经中神迹奇事的可靠性的文章这样写到:
如果上帝能够创造出银河系,那么上帝分开红海,难道不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吗?
上帝为了约拿这个独特的先知,创造出一条独特的大鱼,这条大鱼完成它独特的使命之后就死掉了,并没有留下后代。在地球的生命史上,就只存在过一条这样的鱼,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创造一条特殊的大鱼不比创造一个银河系更轻而易举吗?
相对于人类来说,蚂蚁的力量大得惊人,一只蚂蚁能够举起超过自己体重几十倍的东西,人则无法举起超过自己体重3倍的东西。但上帝赋予参孙某种特殊能力,让他力大无穷,这不就跟造出一只蚂蚁一样吗?这有什么困难的呢?
能够创造出宇宙万物的上帝,还不能让一个童贞女怀孕生子吗?如果上帝无法让一个童贞女怀孕生子,那他就根本无法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因为尘土是无生命的,用无生命的尘土造出一个有生命的人,比让一个童贞女怀孕生子要困难多少倍呢?!
如果我们相信上帝是全能的,又认为上帝做不了某些事,这种想法就是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
如此看来,参孙和阿喀琉斯到底谁更厉害呢?按我们前面的分析,去除文学夸张的成分,阿喀琉斯在战场仍然极为勇猛;但还是有一些人物,比如赫克托尔,能和他对战几个回合。参孙则不一样,不管对手是人类还是狮子,都能以「神力」秒杀。从这个角度,我看好参孙胜出。
更重要的是,参孙虽然有超人的力量,却反映出一种更为普遍的人性的真实,就是:人都是受造之物,都存在罪性,无论如何聪明绝顶或是力大无穷,离开神都是软弱和失败的。
参孙在狱中向上帝呼求
然而神的恩典不离不弃。参孙在软弱的时候信靠神,向神祷告,最终被列入信心伟人的行列,见证神的恩典与荣耀。这正是他与所谓「神话英雄」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提摩太·凯勒牧师写到:「耶稣基督是那位终极的士师——是完美无过的基甸和参孙。他是我们所等候的大君王。」从这个角度看,《士师记》是将我们带到基督那里。他率领我们与仇敌争战,在人的软弱上显出丰盛的恩典。
要点回顾
圣经的真实性是信仰的根本。圣经是神所默示的,具有神圣性,我们是凭着信心接受圣经文本的真实性,考古发现只能作为旁证。
上帝创造天地,向人类显明他的智慧和能力超乎想象。如果我们相信上帝是全能的,就不必怀疑圣经所记载的各种神迹奇事。
参孙的经历反映出一种更为普遍的人性的真实:人都是受造之物,都存在罪性,离开神都是软弱的。但神的恩典不离不弃。基督是终极的「士师」,率领我们与仇敌争战,在人的软弱上显出丰盛的恩典。
福音TV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完整出处
转载时禁止添加原创不得添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