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1章27节说:「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也就是说,人有神的形象,和其他的受造之物很不一样。
有些人不认同这一点。遗传学表明,人类的基因与黑猩猩有极高比例的类同。这似乎说明了,人和动物几乎是用同样的材料造的,都要面对出生、生活、死亡的命运。于是有些人主张:所有动物的生命,应该拥有跟人类同等的权利。
《创世记》却不这样认为。它坚称人类——惟有人类——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人类和动物的物质身体差别不大,人有「神的形象」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事实上,「神的形象」这个表达,上千年来引起无尽的争论。我们总结了6种常见的解释,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圣经——
在圣经里,神是说话的神。他向人说话,人也与他对话。人可以与他交谈,了解他,甚至向他提出主张。人和神之间,不只是一种模糊的神秘感觉,而是可以有明确有力的表达。这是我们认识神并以他为乐的基础。
人类拥有创造力。
当然,我们的创造力不像神所拥有的。在《创世记》里,神的创造是从无到有,这是我们做不到的。
但是,作为神的形象的反映,我们仍然具有某种创造力。比如,有人会用针、丝绸和金属线做成漂亮的手工艺;有人是很有创意的厨师;有人喜欢木工活;有人擅长写作;有些人在体育活动上有非凡的创造力,喜爱水肺潜水或洞穴探索等。
大体而言,创造力是人类所特有的,大象、黑蜘蛛或岩石等受造物并不具备。
神完成创造的工作后,给予男人和女人工作的责任——管理这个世界(创1:28)。
从《创世记》来看,管理的工作是有尊荣的。在工厂制造地板,做办公室的文秘,当公交车的司机,或者做化学研究,都不应该被看做远离神的「世俗」工作。我们不能说:「我工作只是为了付账单。我只在星期天是属灵的。星期一,我回到工作岗位,就与神无关。」不是的。
如果这个宇宙是神的宇宙,我们又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的,那么当我们工作,我们的工作也反映了他,并且应当以诚实和感恩的心奉献给他。因为我们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工作对我们来说就意义非凡了。这是我们对工作的看法,更是对自己身份的看法。
有学者认为,「神的形象」指人在地上作为上帝的代表,告诉世界:上帝才是全世界的主。
古时的皇帝在国中各地立像,也为了同样的目的(但3:1-7)。就算是在今天的社会里,政府办事处也挂上总统或皇帝的肖像。这些「形象」成了首领的代表。
「神的形象」间接地指出:人是尊贵的。
在古代埃及和米索不达米亚,只有皇帝和尊贵人物才被称为有「神的形象」。但《创世记》指出:这讲法是错谬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按神的形象而造。
后来,神禁止人杀害别人,也因为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创9:6)。「神的形象」是人价值的基础。
有学者认为,「神的形象」是理性和道德意识。
正如保罗所说:「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4:24)「神的形象」指人和上帝相交,并具有爱的能力,像神一样「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34:6-7)。
可惜,人在犯罪后,「形象」被破坏了。而主耶稣的救恩,把人那毁坏了的「形象」重新塑造,使它臻于完美。就如保罗所说:「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象」(西3:10)。下文更具体指出:这新人要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西3:12)。
希伯来人也认为,「神的形象」指人可以像上帝一样有爱、恩慈、公平。所以,他们相信:一个人行善的时候,才真的成为「人」,因反映出上帝的「形象」。
总而言之,《创世记》的作者原来可能强调:人有「神的形象」,故可以与神相交,也可以学他一样有知识和品德,用爱心与人交往;并且人有崇高的地位,因为人在地上做神的代表,有创造力,以及管理万物的职责和权柄。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有些属性是神所独有的。比如,神是自有永有的,我们不是;神有无限能力,我们没有。因此,神从来没有吩咐说「你们要独立存在」,或「你们要无所不能」。他只吩咐我们在某些方面反映出他的形象,如「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利11:44,彼前1:16)。
人有神的形象,是多么美好的事。
虚无主义认为,人的生命没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人只不过是一些分子排列在一起,碰巧从原始的泥土中出来罢了。这种生物能有什么意义呢?
但从圣经的观点来看,人是神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的,而且是为了他创造的,有永恒的命运。这就剧烈地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观。我们不会满足于及时行乐、盲目追逐金钱或自我膨胀,而是努力寻找超越自身的意义。
人类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作为他形象的承载者,我们被造是要成为神的管家,去工作、管理、服事,并且凡事以神为中心,活出以神为乐的人生。
本文资料来源
D.A.卡森:《神的故事,你的故事》(潘秋松译),美国麦种传道会,2011年,P31-35
邝炳钊:《天道圣经注释·创世记注释》,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P101-103
--The End--